微循环学杂志

2025, v.35;No.136(02) 61-6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温针灸联合冲和软膏外敷对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Preventive Effect of Warm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onghe Ointment on the Forma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Upper Limbs Related to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石雪枫,刘程,田文海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冲和软膏外敷对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E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和肢体功能锻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温针灸联合冲和软膏外敷治疗,持续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2周后检测受试者血液流变学指标(ESR、HCT、H-WBV、PV)、凝血功能指标(TM、t-PA、PAP、D-D)、炎症反应指标(TNF-α、MMP-9、IL-1β)以及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血流速度(PSV、EDV),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和治疗后2周内PICC相关性UEDVT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两组在各项指标上,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2周后,置管侧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PSV、EDV水平高于治疗前,而其它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试验组的PSV、EDV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ICC相关性UEDVT发生率为1.11%(1/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9%(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冲和软膏外敷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和静脉血流速度,抑制病灶炎症反应,能预防PICC相关性UEDVT的发生。

关键词(KeyWords): 温针灸;冲和软膏外敷;乳腺癌;上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石雪枫,刘程,田文海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